Lucy Karier_乔波杰西

读《史记》对张良复兴韩国的猜想,提及一些写韩信的诗

 

这里主要讨论张良和韩成(包括对项羽杀韩成的猜想),也会提及到之后的韩王郑昌、韩襄王之庶孙韩王信。最后,这件事情怎么能少了我们的淮阴侯韩信呢?对张良复韩的愿望来说,韩成和淮阴侯韩信身上还是有很多共通处的。

为了便于区分两个“韩信”,韩襄王之庶孙韩信 称“韩王信”,淮阴侯韩信 称“淮阴侯”。
  

注:本人是刘邦黑+古文废,不靠译文活不了,但严谨起见还是放原文上来。以正史进行推断和猜测,史实部分欢迎补充指正,但“推断”中参杂个人观点和私心,不要跟我较真。

  

本文分三部分:

一、横阳君韩成

二、郑昌与韩信

三、淮阴侯韩信

  

第一部分:横阳君韩成

  

从《留侯世家》里,我们得知:张良的先祖们服侍过五朝韩国君。秦灭六国,韩破,张良年少不曾任官。为报韩仇,他散尽家财、求客刺秦,误中副车、逃亡下邳,黄石授兵书、仗义搭救项伯。

十年后陈涉等人起义,张良在留县遇到了刘邦。他们在薛县遇见项梁,张良说韩国公子中横阳君韩成最为贤能,为增加盟友,项梁便立韩成为韩王、张良为司徒。

在收复韩国土的战役中,韩成和张良向西攻占了几座城池,不久又被秦国攻打回来,在颍川一代来来回回打游击战。

  

《韩信卢绾列传》中提到一些补充信息:“及项梁之立楚后怀王也,燕、齐、赵、魏皆已前王,唯韩无有后,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” 大概就是说项梁在楚国立了楚怀王,而其他四国已有先君,只有韩国没有后人,所以拥立了韩国公子韩成为王。

还有:“沛公引兵击阳城,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,得信,以为韩将”。这里是在立韩成为王后,张良以司徒身份收复韩国故地,也得到了韩王信作为将军。

  

《留侯世家》中继续讲述:后来刘邦从雒阳向南出发,经过轘辕山,张良带着军队跟随刘邦,一起打下了韩国几十座城池。

之后“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,与良俱南”是刘邦令韩王成留守,带着张良继续向南。但是,在《项羽本纪》中鸿门宴的部分:“张良曰:臣为韩王送沛公”。因此,我认为,张良跟随刘邦打仗,不管是刘邦的指示,还是韩王成的嘱托,单靠张良和韩成是无法收复韩国的失地,只有“张良助汉”,才能在最后为韩国带来利益。

  

在《高祖本纪》中写:项羽“乃详尊怀王为义帝,实不用其命。正月,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王梁、楚地九郡,都彭城。负约,更立沛公为汉王,王巴、蜀、汉中,都南郑。”说明项羽并不服从曾经项梁拥立的楚怀王,自立为西楚霸王,定都在彭城,封刘邦为汉王。

再看《韩信卢绾列传》的第一段:“项梁败死定陶,成奔怀王。”是说当时项梁战死,韩成投靠了楚怀王。

  

到这里,就能从“反秦”上推断出大家身处的不同立场了。项梁的做法中,他希望各个小国结盟,一同抗秦。同样立场的也包括楚怀王、韩王成。而项羽,是一个自认为能取代嬴政的人,他想要的楚国霸业,而不是甘心作为小国联盟。

不管是因为同为被灭国的旧朝贵族,还是张良对项伯的救命之恩,我感觉,张良同项羽的叔父项梁、项伯都还挺熟悉的。这样看来,他也算是项羽小半个长辈了。张良助汉——这可能也是项羽归咎于韩成的一部分原因。至于我对张良助汉的理解,张良肯定一开始就能看出“项羽称霸”的苗头,一旦楚国强大起来,就跟秦灭六国一样,韩国仍然毫无立足之地。单是这个原因,他也是只能帮刘邦。
  

继续《留侯世家》的部分。在刘邦被封汉王入蜀后,张良明烧栈道,回到韩国。原文中写:“良至韩,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,项王不遣成之国,从与俱东”。就是说张良回到韩国,但是项羽以“张良助汉”为理由,不让韩王成回到自己的封地去,而是把他往东带到了彭城。

这个感觉和汉高祖“云梦伪出游”捉拿淮阴侯的感觉很像。在后面的第三部分我会详细讲的。

  

之后张良跟项羽说:“汉王烧绝栈道,无还心矣”。还用“齐王田荣谋反”的事情分散项羽的注意力,让他无心忧汉,向北出兵攻打齐国。即便如此,“项王竟不肯遣韩王,乃以为侯”。项羽仍然扣押着韩成不让他回去,又废他为侯。

我看来,一方面,张良用“明烧栈道”和“田荣谋反”的事情暂时牵制了项羽,让韩成只是被废除了王位。另一方面,如果项羽一开始就想杀韩成,转立郑昌为韩王,那他早就杀了。但不管是出于他叔父与张良的交情,还是他觉得张良和韩成两人“无军功、不以为患”。其实只要韩成和张良有“反汉、归楚之心”,根本不可能把两人怎么样。

  

项羽对韩成的“又杀之彭城”,我觉得,很可能是刘邦那边淮阴侯的“筑坛拜大将军”和“暗度陈仓”。汉王起兵,让项羽意识到自己受到张良蒙蔽,他们助汉之心不改,便斩杀韩成,而张良逃跑后归汉。在《韩信卢绾列传》中,项羽“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”。项羽在杀了韩成后,立了郑昌为韩国国王,与汉王抗衡。

说真的,如果韩成和张良肯乖乖听项羽派遣,也不至于落得个如此悲剧心碎的下场。但正如中明代张煌言的《读史二首 其一》中所写:“留侯若也归强楚,更有何人解「报韩」?”

  

第二部分:郑昌与韩信
  

这一部分有大量我的猜测,还有阅读时的发现和反思。(我再次声明一下,这部分说的“韩信”不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淮阴侯韩信,而是韩襄王之孙韩信——韩王信)

  

项羽在彭城杀了韩成后,为了对抗汉军,立了郑昌为韩王。

《韩信卢绾列传》中又写:“汉二年,韩信略定韩十馀城。汉王至河南,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。昌降,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,常将韩兵从。”就是,在汉二年的时候,韩襄王之孙韩信攻打了许多韩国的城池,俘获了郑昌,被刘邦立为韩王。

“韩国归汉”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汉三年,刘邦兵败荥阳,韩王信被楚军俘获,韩国又归楚国。后来,楚汉之争结束,天下归汉。原文是这么写的:“三年,汉王出荥阳,韩王信、周苛等守荥阳。及楚败荥阳,信降楚,已而得亡,复归汉,汉复立以为韩王,竟从击破项籍,天下定。五年春,遂与剖符为韩王,王颍川。”

  

哪怕是忙于楚汉之争,我从来都不认为张良真心为汉,刘邦始终都是他“报韩”的一个工具而已。就像当年刺秦的决心一样,为报项羽“彭城斩韩成”之仇,他也可以铤而走险。楚河汉界之时,陈平可能只是担心:放走项羽是养虎自患,但张良绝对是有私心的。复兴韩国的事业难办,但他起码也要先报得韩仇吧。

因此,我很赞同明代魏学洢在《读史述 其七 张良》中写的:“壮心未肯降,偶尔付刘季”。还有清代朱彝尊在《水龙吟·谒张子房祠》里写的:“纵汉当兴,使韩成在,肯臣刘季?”

  

然而,宋代的黎廷瑞在诗《张良》中写:“博浪挥椎处,惓惓报国仇。如何销印事,独不为韩谋。”

我就很震惊,去找《留侯世家》中查看“销印”的部分。是在汉三年刘邦被围困荥阳的时候,郦食其提议刘邦分封六国,以此削弱楚国的势力。外出回来的张良听说,立刻并列举了诸多理由反对,最终刘邦决定销毁了分封的印玺。

想要分析这件事情,我觉得还是主要还是看《韩信卢绾列传》中阐述的韩国君主。当时是韩襄王之孙韩王信在位,是刘邦册封的。实话实话说,如果张良是一个想要死脑筋复韩的人,什么君主、什么立场 他不能侍奉?

一方面,他想要给韩成报仇,就必须先行打败楚国,所以不能让刘邦分封。另一方面,他可能只是单单想侍奉韩王成而已。虽然说身为贵族,不管是韩张良还是秦蒙恬,都有很强的荣誉感、忠诚心和宗族信仰。但是,聪明的谋士是很挑君主的,就像我觉得诸葛亮选择了刘备,就是因为刘备听话。张良选择刘邦也是,刘邦听话啊!

至于韩成,张良觉得他贤明、了解他。韩成死后,甚至是楚汉之争结束后,张良对“复兴韩国”一直也不怎么上心(如果他真心想,总是有机会的)。我觉得他和韩成的私交还是很深的,彭城的事情对张良的影响也很大。他可能既不喜欢郑昌,也不喜欢韩王信,所以更加心灰意冷。最终决心步步为营,只为了最后在垓下一战,彻底完成他报韩仇的志愿。

  

第三部分:淮阴侯韩信

  

(这部分不会再出现韩襄王之孙韩信,所以我就直接称呼淮阴侯为“韩信”了。)

  

我一直觉得,张留侯和淮阴侯在立汉后修订兵法,这事很有cp感,一文一武,加上之前的“张良明烧栈道,韩信暗度陈仓”,还有明代陈吾德的《过漂母祠》里写:“王孙传得真心法,应与留侯作伴游。”很有意思。

但是,平心而论,我知道他们两个真的不熟。直到,我最近产生了一些更为大胆的假设。

  

汉四年,韩信平定齐国,向刘邦请封“代理齐王”,刘邦大怒,被张良陈平蹑足制止。《淮阴侯列传》中写,刘邦“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”,可能也是这次韩信受封齐王,使得韩信、张良两人正式见面。

  

宋代诗人杨万里的《读子房传》中写:“兴王大计无寻处,却在先生一蹑中。”似乎是在暗示这种“张良一蹑封韩信”的戏剧性。

清代沈绍姬的《咏古二首 其二》中却写:“淮阴也是韩王后,何用当时蹑足来。”却是在抱怨张良“坑”韩信。

  

无论是韩信请封齐王,还是跨过楚河汉界,在追击途中刘邦等人被困固陵,张良以土地之赏说服韩信和彭越前来支援。韩信想要的东西,无一不是张良献计他才能从汉王那里得到的。(除了萧何月下追韩信,得到的“筑坛拜大将军”之职。)

  

但在张良得以报韩仇前,我从来不认为他真的把韩信当作“韩王后人”来看待。在《淮阴侯列传》里,韩信的谋士蒯通说:“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。足下为汉则汉胜,与楚则楚胜。”谁成谁败,只在齐王韩信一念之间,而张良需要的是,保证韩信“不忍辜汉”。

  

宋代黄好谦的《题淮阴侯庙宇》里写:“筑坛拜日恩虽重,蹑足封时虑已深。隆准早知同鸟喙,将军应起五湖心。” 

宋代周紫芝的《韩信》里写:“韩信功高世共知,区区安用假王为。固应渫血长安日,已在荥阳蹑足时。”

最心痛的,还是清代张廷珏的《韩信》中有一句:“汉王始终遇我厚,此语鬼神应泣血。”
  

《淮阴侯列传》中,韩信最后还是没有听从蒯通。“韩信犹豫不忍倍汉,又自以为功多,汉终不夺我齐,遂谢蒯通。”他仗着功高,认为刘邦不会夺他齐国。

垓下之战前,韩信应张良之计谋到来。项羽乌江自刎,“高祖袭夺齐王军。汉五年正月,徙齐王信为楚王,都下邳。”刘邦果然偷袭夺走了齐国,改封韩信为楚王,定都在下邳。在下邳,韩信千金感谢了曾赐饭于他的漂母。

  

再之后就是刘邦“云梦伪出游”,目的是为了捉拿韩信。原文中写了“遂械系信。至雒阳,赦信罪,以为淮阴侯。”把他带到雒阳,废王,立为淮阴侯。

绝对不是我多想,这事情跟韩成被带到彭城的事情像不像?唯一的区别只在于,韩信是吕雉而不是刘邦杀的。而且当年,韩成和项羽在彭城之时,张良也在彭城。这会儿刘邦把韩信抓回雒阳的时候,张良也在。韩信张良修订兵法也应该是这个时候。

在《留侯世家》中提及到了另一件事情。刘邦与雍齿有恩怨,刘邦想杀他,但对方功高,他不忍心。张良告诉刘邦:“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,群臣见雍齿封,则人人自坚矣”。张良让刘邦分封这些与他关系不好的人,以此来稳定人心。

这样说来,张良又何尝不是为了解救韩信呢?
  

元代郭钰的《张良咏》里写:“韩成未死思报秦,汉烧栈道吾兵神。韩成已死思报楚,始知汉王乃天与。昨日相从赤松子,今日已见淮阴死。控御天下汉业崇,不受控御真英雄。”

明代的佘翔在《淮阴祠》里写:“莫怪留侯慕赤松,后车云梦縳相从。至今呜咽淮阴水,空恨当年长乐钟。”

毫无疑问的是,立汉后的朝廷内明争暗斗不断,自我保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张良总是说自己给刘邦的建议只是恰巧成功,或许不全是谦虚,而是因为他在彭城没有保全韩成。

这样说来,就算张良曾经想要保全淮阴侯韩信,也是可能只是因为他没有做到。韩信死后,张良就像当年逃出彭城归汉一样,建立汉业后,他经常以病自称,不参与各个事务,寄托于道引之术,最后归隐。《留侯世家》中写:“留侯从入关。留侯性多病,即道引不食穀,杜门不出岁馀。”

明代苏葵的《咏史四首张良》非常有总结价值,写:“报得韩仇树汉功,也曾安受列侯封。若教信越长无恙,未必山中有赤松。”这里的“信越”指韩信和彭越。

如果刘邦没有一意孤行地捉杀功臣,估计也不会有明代彭孙贻在《韩信钓台和商隐》中写的:“黄绮终逃汉,留侯自报韩。”

 

《史记》中并没有写太多关于“张良慕赤松”的事情,但张良的隐居也是众所周知充满神秘仙侠色彩的部分。

明代江源在《张子房》中写:“都将隆隼作宽仁,独悟斯人竟少恩。况复主家仇亦雪,拂衣来叩赤松门。”

可能其中最令人遗憾的,就是不似明代屈大均在《漂母祠》写韩信说:“子房应导汝,同访赤松来”。

  

  

评论(5)

热度(49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